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法含一切法,一种解脱门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,法法如是

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空法严经讲义

第十二行:【尔时世尊,开示阿难及诸大众,欲令心入无生法忍。】

从这个地方看起,那么在这几句经文里面,就可以看出,世尊教学的目的是在令大众心入无生法忍。那么什么叫做无生法忍,又怎样入法?这是我们学佛的同修急需要明了的。

无生法忍是一种定,也是一种相当深度的定。要是以天台判教来说,别教初地以上,才能够契入无生法忍的境界;圆教也要在初住以上。那么这种深定,它的境界是怎样的呢?我们在佛法里面常常见到有所谓,于三界之中,就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在这个三界之中。三界,诸位要记住,就是讲一尊佛所教化的大千世界。一个大千世界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啊,才有一个四禅天,这是要记住的。有一千个三禅天。这种境界我们都应当要了解。

这个意思就是说,在世尊的三千大千世界中,不见有少法生,不见有少法灭,也就是不生不灭啊。不单单是在我们地球上,见一切法不生不灭啊,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呢,见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。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见一切法不生不灭,十方恒沙世界,当然也是不生不灭的。到这样的境界呢,才算是证得了无生法忍。

再给诸位说,无生法是诸法实相。凡是有生有灭,是诸法的幻相。那么我们要问问了,诸法还真的有个真有个幻吗?诸法果然有真相、有幻相,那么法哪里可以叫真呢?法没有真妄啊,真妄是在我们自心。我们自心觉,就见一切法不生不灭;我们自心迷,就觉得一切法有生有灭。可见得,见一切法生灭啊,是妄心所见,见的是妄相,根本就不是真相。真相是不生不灭。

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呢?几时我们的真心现前,就是不生不灭的心现前,真性现前的时候。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心啊,以不生不灭的心,来看宇宙万法,一一法都不生不灭。所以唯识里常讲啊,「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」,那么这都是讲的妄,虚妄不实在的境界。

那么这样说起来,这个境界确确实实是难证得啊。但是学佛的人一定要立志,也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——要发愿,我们一定要证得!在念佛法门里面,我们讲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了,就是这个境界。现在有很多人参加几次佛七啊,就觉得自己寂灭了,得到一心不乱了。如果自己以为自己得到理一心不乱了,那么试问问啊,他眼里这一切法还有没有生灭呢?如果还有生灭,没有证到理一心不乱!理一心不乱,见一切法确确实实不生不灭,并不是一种幻想,确实不生不灭。

所以这个教理要是不明了,往往我们在行门里有一些境界错会了。就好比走路,路不认识,目标也不清楚,希望是到高雄去,结果到了板桥了,又不晓得板桥,当中有个板桥,而把板桥就当作高雄了,以为自己就到了,这个误会也太大太大了。所以修行一定要通达教理。这是佛在大乘经典里面,常常告诫我们的。

那么在楞严,可以说这一部经呢,都是以证无生法忍为目标。这部经里面所讲的理论,所讲的修学方法,都是趣向这一个目标。尤其明显的,十番显见里面,第九段、第十段,超情离见啊。到这个时候,我们观察一一法,当体就是真如实相,也就是首楞严这个意思。首楞严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坚固。

过去有一些对于净土法门误会的人,以为净土法门啦,是释迦牟尼佛教老太婆的佛法,没有什么理论可谈,也没有什么高的境界。其实不然!楞严会上这个二十五圆通章,诸位总要记住啊,最重要的两章就是特别提出来的:一个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》,一个是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》。怎么晓得它特别呢?你看我们一般世俗里面,我们说表演、演戏,你看演戏啊,最好的一出戏啊,它摆在哪里呀?不是摆在前面,是摆在最后。凡是摆在最后的,一定是最好的最重要的。按照次第来摆的,这是平常的。

这个二十五圆通的次第是: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,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。假如按照这个顺序来排列,观世音菩萨耳根,六根里头第一个是眼根,第二是耳根,应当排在第二位,二十五位啊,它应当排在第二位。可是观世音菩萨耳根是排在最后一位。按照这个排列顺序来看,它就是一个特别法门,最重要的一个法门。

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要按次序来排,它是七大里面的根大,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见、识,它是见,见就是根。那么七大里面呢,它应当是排在第六位,可是它也摆在最后面,摆在这个第七位,跟弥勒菩萨两个交换了,弥勒菩萨是识大,跟他交换了。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要体会到:念佛就是修的楞严大定,念佛这个方法就可以证入无生法忍。

既然这样说了,念佛的人很多很多啊,没有看到说哪一个人证到无生法忍了嘛。这又是什么缘故呢?法门是选对了,不懂得理论,不懂得方法。就好比修学,方向是正确了,理论与方法不懂,还是一步行不得啊,得不到这种殊胜的感应与果报。

在这一句里面「入」这一个字是修证的意思。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诸位看到这个《入法界品》,善财童子行成证入而法华经里面讲入佛知见,可见得入就是证。证必须要修,所以它是就修证来说。「无生」是法性,是从理上来说;忍这个字是定,是功夫,也是地位。他到达这个地位了,就是他这个功夫到这一层了。就地位上来说,别教是初地的地位,圆教是初住以上的地位 。但是要晓得,圆初住跟别初地啊,在断证的功夫上来说,这两个人是平等的。虽然平等,别教初地菩萨,比不上圆教初住。为什么比不上呢?圆初住啊,他的思想、他的修法是圆融没有障碍的;别教里面呐,他还是有障碍,他没有圆教那么圆融。所以在理论上讲,在修法上讲,别初地的菩萨比不上圆初住。

所以圆教一发心,就了不起,他这个修学是圆融自在而无碍的。圆顿的根性呢,也相当不容易。那么这是通常我们讲,在修行人当中,确确实实是一等的聪明利根。真是一闻千悟啊,有这样的天份。这样的天份当然也不是天生的,也是多生多劫培养而成就的。那么在这个地位,也就是说他这个修学程度到了这样的功夫了,于一一法中都能见性了。

楞严讲原理原则,而华严呢,是将这些理论呢,散布在一一法相上来表示,这就是表法。我们读华严,看到华严经里面,这个华藏世界,依正庄严,看到如来的法会,同生、异生四百多类的大众,他们每个人所证得的解脱法门,至少证得一个,多的有三种有五种,这是我们在经上看到过的。

实际上给诸位说,一即一切呀,一切即一。随事相来表法,要用一法来表一切法,我们不容易理解,所以以一法来表一个法门,我们容易理解。实在上讲,一法含一切法,一种解脱门,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。法法如是,门门如是,这才真正是契入无生,始终不二。要就「入」或者就「忍」,那么可以说:始于名字即佛,止于究竟即佛,是一不是二。说六即啊,方便说。一真法里头哪里会有六呢?所以六是随凡情而说的。如果要随如来知见,可以说无法可说。这个意思非常的深,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

那么在楞严里面如果把这个道理明白了,去念华严经就非常有味道。念了华严经之后啊,我们日常生活六根接触六尘呐,这个观感就不一样了,就变了!见色闻声都是菩提法性。没有入这个境界,见色闻声全是生灭法;入这个境界之后,一一色、一一声都是不生不灭法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。不但理事无碍,事事都无碍。为什么事事都无碍呢?因为事事如其性。性无碍,相哪里会有碍呢?!那么这种境界呢,完全是无生法忍以上的境界,也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是他们的境界。

入了这个境界,给诸位说,再没有什么生死啦,也不会再有什么灾难啦。不但是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了不可得啊,找不到了,界外的变易生死,也了不可得。所以从这个往上,那个修法叫什么?叫无功用道。这个话很难懂。我们总是要用功才会有进步,人家不能用功,用功就错了。不用功行不行?不用也不行,用也不行,麻烦大了。我们感觉得很困惑,到那个时候确实是如此。

那么我们把话说回来,我们修学佛法,我们也发了大心,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证入呢?诸位要牢牢地记住前面佛给我讲的两种根本呢。我们在两种根本里面错用了,正是误认生灭妄心啊,以为这是真心,所以无生法忍,我们只能在这些经论里头看看这些名词,看看古大德怎么注解的,我们没有办法证明。

现在阿难在楞严会上所要求的,就是要求如来的大定啊。因为他发心求如来的大定,这个愿很大,所以佛才教他入无生法忍,也就是证楞严大定。所以本经一开端,七番破处,二处征心,紧接着后面十番显见,目的都是要破阿难尊者生灭的妄心!

那么我们读楞严,在此地啊,必须要记住,阿难是大权示现,不是真正的声闻。是大慈大悲,代表我们。佛对阿难的开示是假的啊,对我们的开示是真的。所以在楞严会上,阿难尊者就是我们的代表人。我们还不会问,他代我们问,佛教他的就是教我们的。

所以,我们修学,贵在直下承当。千万不要以为, 哦,那是阿难与大菩萨的境界,我凡夫罪业深重,我怎么担得起啊。那好了,那永远都没份了。要晓得经,就是佛为我说的,我有这个缘份遇到这个经典了,我就是这部经、就是这一个法会的当机者。你要能发这个心,佛菩萨就欢喜了。为什么呢?真有一个开悟了,有一个发大心肯接受佛的教法。因为经典里面每一句话,都是佛为我们自己所讲的。诸位要能够体会这一点,那么你读经啊,才会有特别的亲切感。每一句话是佛给自己说的,不是给别人说的。这个才叫信佛啦。信才能够入啊,信才能够依教奉行,才能够开智慧,慧才能度。那么这几句,是世尊把这个教学的意思透出来了,这个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,是他心里面的意思。

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

背书是修根本智,它并不重在记诵,目的是开悟

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,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,那与认物为己、为心没有两样

为什么叫你天天念经背经?这念经背经就是唤醒自己

性迷了就叫识;识悟了就叫作性

念佛看你用什么心去念,有念佛念到地狱饿鬼里去了

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、芸芸众生,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

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不是真实的,一不相熏种子就没有了

不与境缘相会的那是真心;凡是与境缘相会的通是妄心

要想超越轮回在业上(修善)是不行的,一定要破惑才行

凡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,都是属于邪见之人

七处征心之之六:执心在中间

七处征心之之六:执心在中间

七处征心之五:执心则随有

七处征心之四:执心分明暗

七处征心之三:执心潜眼根

七处征心之二:执心在身外

七处征心之一:执心在身内

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,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

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,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

初学的时候,解就是行;老参的时候,行就是解。

我学佛学了三年,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

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:退坐默然,承受圣旨

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---不是叫你背文字,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

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,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

我们有愿而没有心。只要你存这个心,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

没有吃亏的人,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

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,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

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,因此心不能专,志不能一

现了神通一定就走,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

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,做得很圆满

记住: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,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

从绐列举这六位上首的专长,也就能看出这一部经的特性。

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

我们一定要孝亲,一定要爱国,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

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完全为众生的是正;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

有心就有业,无心就无业。

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,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仅此而已

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

因为你有时间观念,你就会老

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,背经书就是修定

你的我执、法执还在,你就还没有入门

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,没有不读《楞严》的

见了性的人才看到“常乐我净”

执着恶法是病,执着善法还是病。一切都不分别,心才能定得下来

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,那就是舍识用根

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

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,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

两三年不间断熏习,利根的人就有入处,就有悟处

有断证的功夫,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.是观行级的菩萨

用根不用识;称性不着相

修行的方法上来讲:一根归源,六根就通达

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,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

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,不要去相信他

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?

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我们“敬”,要懂得了诚与敬

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;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

业障相是通过人的长相可以看出来


历史文章选读集一(新关注的师兄入)

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(新关注的师兄入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,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

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,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

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